一、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
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如何更好地应对压力?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是相辅相成的,管理好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压力。郑日昌为此开出了十大良方。
1、合理宣泄。既然压力让你喘不过气来,那就根据自己的方式宣泄出来。不妨哭一哭、喊一喊或是找人倾诉以排解心中压力。
2、转移注意力。这是很多人面对压力时会采取的方法。诸如:逛街、睡觉、听音乐、运动等。只要你喜欢,转移注意力可以暂时让你减轻压力。
3、幽默疗法。"笑一笑,十年少。"有时你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导致情绪恶劣与他人产生矛盾冲突,那么,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得体的笑话便可化干戈为玉帛,让彼此冲突一笑而过。
4、满灌疗法,准备最坏的结果。人有压力,很多情况是因为担心事情做得不好会造成什么后果。当我们已经有了最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再糟糕的情况都能接受,那么压力自然而然就随波而去。
5、心理暗示。这种自我心理暗示让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和行为发生作用。"再大的压力也难不倒我。"这样的一种心理暗示,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消解压力。当然积极的暗示可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反之,消极的暗示却造成不良的影响。
6、接受。"成功不了,接受失败。"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中,真理不是绝对真理。要挖掘自己的本身价值,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7、升华。情绪是有能量的,化压力为动力。正确的处理压力不是逃避压力,而是努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不断发展。
8、希望。人,要永远活在希望中。有句话描述得很到位:"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这就是希望,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都不能绝望。不绝望就意味着有希望。
9、自我安慰。车到山前必有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破财消灾,因祸得福,凡事多看看好的一面,从容应对压力。
10、理性疗法。美国心理学家Ellis认为,情绪不好的结果是C,但它不是由于某一诱发事件A引起的,而是人对这件事情的不正确想法、解释和信念--B导致的。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忧之。只要把认识改变,情绪就会转好。如何改变认识?可用阴阳辩证法。